社科版特色栏目 |
自科版特色栏目 |
![]() |
|
![]() |
|
![]() |
迎评促建应知应会(二)----《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校情校史篇》时间:[2025-01-28] 来源:
2025年4月起,学校将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这既是对学校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等方面的综合检验,也是学校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开创新的发展局面的宝贵机遇。为带领全校师生一起学习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深入理解和把握审核评估的精髓要义,做到“人人关心评估、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支持评估”,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官微特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系列介绍,今天推出第二期《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校情校史篇》。
学校办学历史 学校由原九江财专、九江师专、九江医专、九江教育学院四所专科院校合并组成,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2002年3月5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四校合并组建九江学院。
学校的办学体制 我校现办学体制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学校的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 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区域,位于长江之滨、鄱湖之畔、庐山之麓。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独特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04 学校的校庆日 学校现有校区 学校现有丹枫园、紫薇园两个校区。其中丹枫园2100亩,紫薇园1569亩。 学校校训 竞知向学 厚德笃行 学校未来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战略 “3353战略”: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动摇、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动摇;实施“三步走”,尽早实现更名大学和博士授予单位双突破;突出“五大战略”,即人才强校战略、改革强校战略、服务强校战略、特色强校战略、质量强校战略;实现“三大提升”,即提升层次、提升质量、提升能力,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办学目标定位 办学层次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开展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九江,面向江西,辐射全国。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3万余人,研究生210余人,留学生417人。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状况 学科门类涵盖经、法、文、理、工、医、管、艺术、教育等九大学科领域,招生专业73个。现有1个江西省“十四五”潜力发展一流学科,10个省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一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各1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14个,省级一流课程67门。临床医学专业通过临床医学类专业认证,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技术学3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 学校师资力量 我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72人。教授、副教授700余人,博士674人,研究生导师114人,其中博导7人。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1.02%。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10人,省“赣鄱英才555工程”3人,省“双千计划”入选者4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3人,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金牌教授3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4人次。 学校教学场馆与设施 学校校园环境和教学、文化、体育设施国内一流,建有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舞蹈剧场及大型室内综合体育馆、网球馆、台球馆、羽毛球馆、攀岩馆、游泳馆和射击馆等专业体育馆场,校园内有供学生生活休闲的芙蓉小镇,设有市校共建的九江交响乐团、九江青年歌舞团、九江合唱团。建有2个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30万余册,电子图书189万余种,有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建有22个各级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十大育人”体系 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健全师德师风工作长效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主任的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各个部门的师德师风工作长效机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出台《中共九江学院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措施》《中共九江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办法》《九江学院教职工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修订)》等重要文件,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坚持师德师风教育不松懈。在政治理论学习、岗前培训等各类教师学习培训中纳入师德教育内容,并开展师德师风网络知识竞答,近三年参与教职工超8000人次。组织“厚德讲坛”系列宣讲44场,编辑发布“师德师风学习月报”33期,印制《师德师风手册》1000余册,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师德素养,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坚守师德底线。 坚守师德师风考核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在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中,依据《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九江学院教职工师德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坚决执行师德失范行为查处。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将师德失范行为及时录入教师信用平台,发挥其在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工作的把关作用。 建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挂靠教务处,构建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联动的教师发展组织体系。开展主题明确的专题讲座、名师论坛、专项培训等,借助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等平台,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类专项培训活动。近三年,培训本校教师7446人次,实现专任教师培训全覆盖。 建优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出台《中共九江学院委员会九江学院关于加强教研室工作的意见》《九江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选任办法(试行)》,界定了基层教学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教学任务落实、教研活动开展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职责,推动基础教学组织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建设。现有基层教学组织211个,所有专业均设有基层教学组织。近三年,学校荣获省级虚拟教研室3个,评选优秀教研室15个。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九江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校院两级的青年教师协同培养责任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修订《九江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办法(修订》,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各类赛事,为青年博士设立科研启动费。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访学、下企锻炼、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申报教科研课题等。近三年,为新教师选配 导师185人次,青年教师赴国内外进修访学37人次,在职获得博士学位79人,获评省级人才项目21人,省“金牌青年教师”3人。 学校本科生的课程结构 课程思政要求 学校2023年出台了《九江学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每门课程大纲中加入课程思政内容,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在修订课程大纲时,每门课程都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学校的学生管理机构设置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负责全校学生管理、资助和国防教育等工作,下设综合科、学生管理科、思想政治教育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勤工助学办公室、学生宿舍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制定学校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做好学生资助管理与服务工作,组织学生军训、征兵宣传与服务,统筹开展学生骨干队伍培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工作。 发展规划与研究生处下设研究生管理科,统筹负责研究生管理工作。 各学院下设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本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学校学生心理咨询机构 学校设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课程、心理测评、团体辅导等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预约电话为8311048。设有心理咨询接待室,对学生开放,帮助学生解压,提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学校是否有就业创业指导机构 学校在招生就业处下设“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搭建供需平台,建设和培育就业市场,收集、发布就业信息和校园招聘的组织;编制就业方案、就业手续办理、编制发布全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指导各学院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
上一条:迎评促建应知应会(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常识篇》 下一条:学报编辑部召开工作例会 【关闭窗口】 |
![]() |
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版权所有 |